污水处理厂成最大排污源? 排放“提标”引发口水战

2016-07-22 11:17:14 user2

    有环保企业致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称目前的状况是“污水厂建在哪,排污就在哪,哪里就会形成黑臭水体。标准不提高,全国大规模治理黑臭水体的行动恐怕会变成一场劳民伤财、无功而返的运动。”

    围绕污水处理厂该不该排放“提标”的争论,眼下正在许多环保微信群中吵得热火朝天,唾沫星横飞。

    支持者认为,现行标准过低,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还是污水,比地表水还脏,难以满足我国当前环境管理要求。呼吁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甚至有企业主张大力推广MBR技术处理工艺。

    反对者则认为,排放“提标”不能与水质“达标”划等号,排放提标只是一种水质达标途径和管理手段。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对环境质量负责,则是本届政府最核心的施政方针。

        污水处理厂“不治污”?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这场争论的起因是环境保护部正在组织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排放标准编制组称,当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分别达到67.6%、37.6%和57.0%,加强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控制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2000年后快速增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的投入。据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每日1.61亿立方米。其中,一级A项目约860个,日处理能力2925万立方米。其中有3000余座污水处理厂达不到一级A排放标准。

    环保部去年6月发布的《2014年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382.7亿立方米,同比上升5.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

    编制组介绍,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达到约600亿吨,是当前的1.6倍,按照目前的排放控制水平,城镇生活污水中排放的COD、氨氮在2030年将比当前增长约33%。因此,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

    “而现行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偏少。”“除COD、氨氮等常规污染物外,由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还部分接纳工业废水,排放废水中含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问题不容忽视。”编制组说。

    今年两会前,有媒体发文《污水处理厂为何不治污》称,“以治理污染为本职的污水处理厂,竟然成了超标排污大户。”文章分析认为,最直接原因是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出了问题。

    文章称,比如根据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其达标排放COD的最高许可范围在50—120毫克/升之间,但这一要求远低于地表水国家标准——三类水COD最高浓度是20毫克/升,即使被视为污浊的地表五类水,其COD浓度也不能高于40毫克/升。这就是说,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大量污水,仍可能是超出人们预想的劣五类水。文章呼吁“治本之策,在于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铁面无私严加监管。”

    之后,有环保企业致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称目前的状况是“污水厂建在哪,排污就在哪,哪里就会形成黑臭水体。标准不提高,全国大规模治理黑臭水体的行动恐怕会变成一场劳民伤财、无功而返的运动。”并认为如能将城镇污水处理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而转变为可用的水资源,对构建国家水安全战略体系、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支撑。

   

电话咨询
产品列表
导航
客服